一、成立管理組織,落實管理責任
成立了醫療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并制定了相應的職責,負責全院的醫療護理安全,對醫療護理質量安全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并制定改進方案,院內感染辦負責醫院的消毒管理,醫療垃圾管理,傳染病管理,按相應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副院長具體負責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工作;各科室負責人確認醫療設備進行嚴格的檢查、登記、簽名制度,特別是醫療急救設備,救護車急救設備齊全完好,滿足急救工作需要及醫療保障。
二、醫療管理、醫療質量檢查及學習情況
(一)、醫療管理
把醫療安全工作不斷推向深入,根據院領導安排,我們學習了"醫療質量管理年活動"考核標準,并進行分門別類,歸納總結,制定我院醫療管理工作制度若干,為確保我院醫療安全工作深入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每月份組織檢查中發現,比上一年度的醫療質量及醫務人員的安全意識都有了較大的改善,取得了較好成績。
(二)、學習、活動情況
堅持業務學習,加強繼續教育是我院提高醫療質量、預防醫療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這一年中我院共組織相關醫療安全知識學習20余次,并落實到位;學習如何預防醫療糾紛、《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有關醫療安全、醫療文書書寫》、《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內容;在20__年_月份舉辦了"護理技能知識競賽",得到了一致的好評;結合我院以往教訓,分析不同時期媒體報道的醫療事故及醫療糾紛,從而提高了我院職工對醫療事故的防范意識。
(三)、抓好落實、促進安全
通過對醫療安全意識的認識,醫院加大了醫療安全管理的力度,完善了科室管理規章制度,對重點科室進行重點管理,嚴格按照醫療核心制度,加大了手術分級管理制度的力度。
(四)、醫療質量、醫療安全檢查
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狠抓醫療質量管理及醫療安全,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高從業人員的醫療安全意識是醫院的首要任務。嚴格按《山西省衛生廳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標準》,對住院病歷、病程記錄及其相關資料的書寫提出進一步的規范化要求,并組織醫生護士到上級醫院參觀學習,通過每個月不定期的質量檢查,對醫療安全工作中表現較好的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對工作做得差的進行批評和處罰;通過醫療質量、醫療安全檢查活動,我院醫療質量有了較大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意識有了明顯的改善,使我院醫療管理逐漸步入制度化管理。
醫療質量關呼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關系到醫院是否能夠健康地發展,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特別是近來全國發生的醫院感染、臨床輸血等事件,更突顯了醫療安全的重要性,為此,我院嚴格落實__文件精神,全面開展對我院執業行為的自查工作,現將自查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醫院感染的防控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加強對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借用此次醫療安全包日行動,使我院醫務人員加強了對醫院感染的危害性的認識,更加規范了門急診預檢、分診制度,入院衛生處置制度。
二、嚴格交接班制度
我院借此次開展的醫療安全百日行動更加規范了醫護人員的交接班制度,避免了突發事件的發生,各科室負責人對本科室交接班的情況向院長匯報,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確保無脫控斷檔現象。
三、重點教育外科、婦產科人員
我院在自查過程中,針對容易出現醫療安全的科室人員進行了重點教育,提高業務水平,嚴格執行診療操作規范。
四、加強藥品進購和質量管理
我院保證百分之百在百信進購藥品,生物制品百分之百在疾控中心進購,確保了藥品質量的安全。定期對藥品器械的全面檢查,使藥品器械保持良好的應急狀態。存在的問題:
一、需要長期加大對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培訓,使院感的預防深入人心;
二、臨床科室人員須嚴格診療過程,堅持體格檢查與實驗室檢查并重;
三、重點科室和重點人員須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及診療操作的學習。
為認真做好醫療安全生產工作,保持我院醫療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我院院長、副院長、醫務科主任及相關職能科室主任組成檢查組,定期對全院臨床、藥劑、醫技科室進行醫療質量安全檢查。檢查方法為工作組深入科室查閱資料,到病房詢問病人,實地檢查,考核提問,現場演練等措施進行全面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院工作成效
(一)當出現醫務人員不足和住院病人高峰期的情況時,各科能相互配合、團結協作、狠抓醫療安全管理,沒有出現推諉病人的現象,每個醫護人員增強了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防范意識,加強了危重病人的管理,堅持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的落實,認真執行診療常規技術操作規范,藥劑、放射、檢驗科等都堅持24小時值班制。
(二)醫院改進了服務管理職能,開通了急診“綠色通道”改善門急診就醫環境,落實了綠色通道的程序和方法,進一步完善了急診搶救病人的綠色通道,做到“三先三后”,即先救治后檢查,先搶救后分科,先搶救后收費,保證了危重傷病人在第一時間進行搶救治療,全院簡化了就診程序,及時為病人提供就診流程指導和信息服務,準備了輪椅方便老弱病殘者使用。我院制定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隨時做好了人員、設施、設備、車輛和急救物品藥品的儲備及安排,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三)嚴格依法執業,醫療行為不斷規范。認真貫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及《護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嚴格醫務人員及醫療服務的準入,嚴格按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護人員持證上崗,做到依法執業,積極開展法律法規學習和三基三嚴培訓。
(四)為了加強法律防范和維權意識,醫院及各科先后組織學習了《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專題講座》,提高醫療糾紛防范意識。醫務科組織全院業務學習培訓,定期進行三基考核。各臨床科室組織學習專題講座并進行考核,強化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和依法執業意識,在各科檢查中未發現超執業范圍執業,未查出無證人員獨立從事醫療活動。藥劑、檢驗科未查出過期失效藥品及檢驗試劑。
(五)加強科室管理,提高醫療質量。各科能認真執行診療護理常規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落實首診醫師負責制,疑難、危重、死亡討論制度、術前討論制,知情同意制、會診制,病歷書寫制等各項規章制度,基本實行了院、科、組三級質控,病歷質量監控有所提高。醫療質量醫療安全明顯提升。規范服務用語,杜絕態度生、冷、頂、推現象,讓病人在就診過程中遇事有人問,事事有人管。建立健全了醫患溝通制度,加強醫患溝通制的落實,采取多種方式加強與病人的交流,耐心細致的向病人交代病情,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二、存在的問題
(一)三級醫生查房制度落實欠到位,部分科室住院醫師對晨間、午后查房重視不夠,部分科室醫生巡視病人時間較短,檢查組已督促科室重新學習三級醫生查房制度,對宣教科電話回訪反應查房不到位突出的醫生進行單獨教育。
(二)隨機抽查各科室交接班記錄,記錄欠完整,未體現危重患者交班內容。已督促整改。
三、持續改進措施
(一)加強核心制度的學習,掌握病歷書寫的要求。
(二)要求各科室認真檢查每一份出科病歷,加強臨床路徑病例管理,交出每一份合格的病歷。
(三)科主任、護士長、質控員認真履行工作職責。
(四)各科室認真開展政治、業務學習、開展疑難、危重、術前、死亡病人的討論,并有記錄,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五)科主任、護士長認真做好帶教、查房工作,及時做好對下級醫生的醫囑、病程記錄的檢查及簽字工作,減少差錯。
(六)做好醫患溝通工作,對病人的溝通必須做到入院時溝通、病情變化時溝通、術前術后溝通、病危時溝通、更換藥品或計劃作任何處置時、出院時溝通等。
(七)各科室加強溝通,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及院總值班制度,加強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熟練掌握上報流程,確保突發事件處理工作響應及時、反應迅速、應對有序高效。
為發現醫療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保障患者安全、促進醫學發展和保護者的利益,醫院按照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細則(20__年版)》要求,制定了非處罰性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主動報告制度》,鼓勵醫護人員主動上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并作為績效考核加分項目,大大提高了醫護人員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意識和積極性。。現將20__。120__。7年婦科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進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隱患,防范醫療事故、不斷提高醫療質量。
(—)總體情況
共報告不良事件8例,其中20__年4月份1例,7月份1例,9月份1例,12月份1例;20__年3月份1例,7月份3例。不良事件的類型為手術質量的問題、問診查體不仔細的問題、醫患溝通的問題、圍手術期管理的問題、臨床與醫技科室溝通的問題等這幾方面。
(二)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
1、整體不良事件上報數量較少,不符合每百張床位應至少≥10例。說明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主動報告意識還沒有在醫護人員心目中牢固樹立,還需加大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率。
2、圍手術期的管理不嚴格。對手術患者術前的病情評估過于簡單,未充分預計患者可能的手術并發癥及手術意外情況。今后應加強圍手術期的管理,做到認真評估,充分準備。
我院醫療安全百日行動第三階段工作將近結束,現將具體工作情況匯報總結如下:
一、明確自查工作思路:
在第二(學習)階段末,我們組織了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針對下一階段(自查階段)工作要求進行了安排和部署,對自查的內容、方法與標準等制定了初步方案。我院于11月28日召開了全院11月份質控例會暨醫療安全百日行動自查階段安排會,會議上要求各科室、各部門要繼續完善與做好學習階段工作,明確提出了自查階段的為“五個相結合”自查工作思路,即:自查與質控工作開展相結合,科內自查與院部自查相結合,醫院內部自查與上級部門(外部)檢查相結合,限時自查與持續整改相結合,全面開展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同時據此思路擬訂了兩種自查方式,一是科內自查;二是院部綜合自查,并制定了《醫療安全百日行動自查工作安排表》,對自查的內容、標準、方法與重點要求都作了進一步細化與規范。特別是強調了要以“糾紛案例處理、核心制度自查、病歷自查”為突破口,把自查工作落到實處,并要及時思考對策,為整改工作做好鋪墊。
二、強化監督指導、扎實開展自查工作
醫院百日安全行動領導小組我們根據自查工作安排,由各業務職能科室分別對照自查工作安排表的部署,每天下科室進行現場督促、指導,重點組織、督促和指導了科內醫務人員執業資質、“三新”開展情況及資質審批情況、醫療規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醫務人員的知曉情況與執行情況、醫療文書的書寫情況(實行了科室交叉檢查終末病歷)、知情告知義務的履行情況、院內感染、傳染病管理等工作。
醫院在11月下旬組織開展了“科內糾紛、投訴案例討論會”,由各分管院領導主持各科室對20__年度內發生的糾紛與具有影響意義的典型投訴案例進行了科內自查討論,并于12月11日召開了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將各科室討論意見匯總,討論通過了各例糾紛的后續處理方案,并以通報的形式下發各科室組織再次學習。
醫院在11月份下旬與12月上、中旬還結合年度衛生工作檢查、衛生執法檢查、傳染病管理檢查、婦幼保健工作檢查、縣行風與效能建設測評等各部門檢查與考核結合,對各級部門在檢查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進行認真總結,尤其是將醫療質量與安全方面發現的問題納入百日行動自查工作匯總中來,以使自查工作更加全面和細致。
醫院在12月中旬將各科室的科內自查開展情況結合質控考核進行了檢查,要求各科室在12月中旬將本科室內自查情況認真填寫在《自查工作記錄表》中,并全部上報到醫療安全百日行動辦公室匯總。
三、目前存在的缺陷問題
我們于12月23日將各科內自查問題進行了最后匯總,分析,并將全部問題再次進行了認真羅列與梳理,具體如下:
1、部分管理制度不健全及已有的制度存在執行力不夠的現象。尤其是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會診制度、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手術分級管理及審批制度等。同時對各項醫療技術規范及診療操作常規掌握不熟練,醫療工作中不細心、不請示、不謙虛、不嚴謹、粗糙蠻干,尤其是對高危病員的處欠規范、欠合理、欠仔細,有時脫離危重癥處理原則,組織管理無序,想當然或憑經驗處理。
2、團結協作力差:很多糾紛在萌芽階段、處理前、中、后過程中都存在著科室內部人員、科室與科室之間團結協作不夠,相互拆臺現象比較明顯。
3、對傳染病防治法的學習、執行力不夠。內一科、內二科存在傳染病漏報、緩報現象。臨床科室存在混收傳染病病人,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腹瀉門仍未單獨設。
4、院感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各科室組織了院感相關知識的學習,但部分人員學習不認真,工作人員學習記錄過于簡單,學習內容不全面。個別科室未按相關規定設洗手池、安裝紫外線消毒燈。手術室、五官科、胃鏡室等科室內鏡消毒時間不能保證,且缺少相關記錄。血透室布局欠合理,設施不能達到院感要求。檢驗科、門診口腔科、五官科、皮膚性病科、婦產科等科室環境不清潔、器械消毒不規范、操作不按照醫療規程進行等。
5、依法執業情況:個別科室有新進人員尚未變更執業地點,新進醫務人員尚有部分人員未取得執業資格。
6、醫務人員對病員的告知、溝通不到位,個另醫務人員沒有落實簽字制度。有部分溝通的內容、時機、方式、技巧等不足而純為無效溝通。
7、醫療文書內涵質量不高:有部分病歷記錄錄留于形式,甚至前后矛盾,缺少關鍵性記錄,甚至部分糾紛病歷為不合格病歷。個別醫務人員在病歷、處方書寫上不及時、不嚴謹。
8、個別醫務人員職業素養較差、科室管理較為混亂。個別醫務人員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患方對醫方的信任度降低,個別科室主任公信力不夠。
對于我院在自查階段查找出的不足,我院將在下一階段的整改工作中,對照我院的實際,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