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輔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文件,每位教師都應該制定好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制定教學計劃的基本原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適應性原則
教學計劃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校各教研組要對相關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做廣泛的調查,再根據其對教師人才規格的需求,積極引入行業標準,確定專業的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
2、全面發展原則
制定教學計劃必須要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使全體學生實現“德、智、體”全面發展,需要正確處理好思想與行為、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學習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培養規格的實現,同時也要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體現教育的本質屬性。
3、以就業為導向原則
教學計劃的制定要從教育的本質出發,教學內容應該以常規技術、成熟技術為主,以生產第一線正在使用和近期可能推廣使用的技術為重點,兼顧專業技術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4、整體優化原則
制定教學計劃要清楚各門課程的地位、邊界和目標。需要滿足畢業生的第一任職崗位,課程體系要考慮搭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內容改革也要考慮課程之間的聯系。在課程設置、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上有所側重,充分利用有限的學時資源和教學資源,努力實現整體教育效益最優化。
5、實踐性原則
制定教學計劃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建立適應專業需要的教學體系,合理安排習題、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內容。在教學環節上要突出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獲得較為系統的技能訓練和專業技術訓練。
6、規范化與可行性相結合原則
規格要求、培養目標、學習年限、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環節的比例等都要統一規定,各專業的教學計劃應根據社會發展和行業發展的實際,在保持核心課程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及時調整專業課程的設置或有關的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