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國百年未有之大飛躍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匯于此。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以決戰貧困圓夢小康為話題的征文范文2020【5篇】,希望大家喜歡。
2020年作為脫貧攻堅戰略收官之年,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全面小康,結合部門職責,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扶貧專項方面
作為扶貧專項部門之一,全局牽頭負責農村土地整治扶貧專項。加強與省自然資源廳、州自然資源局對接,積極爭取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因達不到申報標準,2020年省、州級農村土地整治扶貧項目不涉及市。
二、相關業務方面
(一)開發地質災害監測公益性崗位。我市屬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域,通過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對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專職監測。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公益崗位12個,助力貧困人口增收。責任領導:局長分管領導:副局長責任股室:地質環境股工作時限:2020年
(二)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我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分批實施。經與州自然資源局對接,未向市分解目標任務,全局繼續做好剩余項目的申報、實施工作,力爭全面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
三、駐村幫扶方面
(一)“三個一”方面。全局干部職工結對幫扶新鎮村和村農牧民群眾。一是利用村和村的區位優勢明顯,繼續幫助理清發展思路,落實幫扶措施;二是按照“一超六有”標準,結合貧困戶實際,持續做好貧困戶幫扶工作,并積極幫助非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謀發展,使幫扶工作更均衡。責任領導:局長分管領導:副局長責任股室:幫扶責任人工作時限:2020年(二)“五個一”方面。全局下派1名黨員到貧困村鄉村擔任“第一書記”。
為強化貧困村退出后的幫扶工作,進一步壓實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責任,認真履行好“五大職責”,同時加強“第一書記”管理,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分析、研究幫助解決存在問題,督促落實各項工作。
2020年總之,全局將繼續發揮自然資源部門職能職責,充分利用部、省、州自然資源部門在增減掛鉤、地災防治等方面出臺的系列政策,精準對接,有效落實,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_年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省、市、縣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推進我鎮脫貧攻堅工作,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三個落實”(落實幫扶對象、落實幫扶責任人、落實幫扶項目)和“四個到位”(工作到村、幫扶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為抓手,建立健全幫扶到戶機制,采取一戶一策,實施精準扶貧,確保低收入戶如期脫貧。
二、目標任務
2014年底,全鎮實現低收入農戶2948戶、9314人,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130萬元以上;培訓勞動力不低于2350人;每名幫扶責任人走訪、慰問低收入農戶至少3次(1月30日前、3月30日前、9月8日前)。幫扶責任人走訪慰問低收入農戶時,要給予一定的資金或物資幫扶,每戶每年不少于300元(含物資折款),每年為結對農戶解決1-2個生產生活難題。
三、工作舉措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為了確保我鎮扶貧工作有效開展,我鎮成立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擔任,副組長由鎮長、相關領導擔任,成員由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并單獨設立了扶貧辦,明確專人負責。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責、形成合力,認真落實扶貧幫扶的各項工作。
(二)繼續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居委會支部書記、部門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所有在編在崗職工(含教師、居委會在編干部)為幫扶到戶具體責任人,要定期走訪慰問低收入農戶,提供物資、資金幫扶;仔細研究低收入農戶的具體情況,因地施策,因戶施策,制定扶貧幫困的具體計劃和措施;各結對幫扶責任人,要積極為幫扶對象“找門路、謀發展”,動態掌握幫扶對象的家庭情況,及時調整幫扶方式,實現脫貧對象增收脫貧,做到不脫貧決不脫鉤。
(三)加強貧困勞動力培訓。針對不同年齡、文化層次的低收入勞動力,采取分類培訓。對年紀輕、文化水平高的勞動力采取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以縣經濟開發區、工業園為依托,大力開展訂單式培訓,貧困勞動力經技術培訓后,就近介紹到園區企業就業,實現脫貧增收;對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的勞動力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做到每個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家庭至少有一人參加培訓。努力實現無就業家庭充分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
(四)大力發展農業、工業、全民創業等項目,實現項目帶動。一是通過土地流轉,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項目,引進一些能人大戶承包土地,帶動當地貧困戶就業;二是以鎮有機稻米種植基地、蒙牛牧業、大樓木材產業帶、全民創業園等為依托,成立農機、勞務專業合作社,優先使用當地貧困群眾務工,促進脫貧增收;三是鼓勵發展“三來一加”等創業項目推進脫貧增收,對有勞動能力,又有創業致富意愿的貧困群眾,幫助尋找“三來一加”等創業項目,爭取小額貸款,鼓勵支持其自主創業;四是就近提供就業崗位推進脫貧增收。以我鎮自行投資建設的重點工程、康居示范村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綜合整治、農村道路管護等項目為載體,就近選用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工程建設,幫助其增加收入;對于招錄的一些保潔員、道路管護等公益崗位,安排低收入農戶家庭成員就業,促進脫貧增收。
(五)定期督查考核。鎮扶貧辦將會同有關部門,不定期的對各居委會、各單位幫扶工作進行檢查,對開展好的居委會、單位予以通報表揚;對幫扶不及時、整改遲緩的予以通報批評,并建議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扶貧工作的成績不能被高估,困難也被不能低估,問題更不能回避。當前,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增強緊迫感,增強主動性,在扶貧攻堅上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要正確面對農村貧困地區基礎條件薄弱,致貧原因復雜,脫貧成本較高的現實。由于農村教育的相對落后,農民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思想覺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準等因素,存在部分群眾面對利益分配時,互不相讓的現象。隨著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農民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元經濟相互交織混合發展,給準確調查核實農戶收入增加了難度,給精準識別增加了難度。在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老年人、病人、殘疾人等貧困群眾所占比例較大,往后該比例還會提高。同時,具體扶貧工作中還存在不落實、不到位、不精準等問題,還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數字脫貧的問題,還存在盲目提高或者降低貧困標準的問題,還存在扶貧資金管理使用違規等問題。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認真解決。
扶貧工作必須要做到“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當前的脫貧攻堅戰中,廣大貧困群眾通過政府扶持帶動和自身勤勞致富,逐步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但也有少數人被動地 “等”、“靠”、“要”,甚至覺得“誰窮誰占理”,甘愿守著貧困,等著救濟補貼,希望“天上掉餡餅”;送來畜苗、禽苗幫扶搞畜牧養殖,竟要求把管護工也送來,有的甚至宰殺了吃肉;有些年富力強的村民也甘心躋身貧困戶當中,享受著“福利”……這些現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屢見不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精準扶貧,關鍵在人,要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貧困的斗志和勇氣,樹立戰勝困難、擺脫困境的信心和斗志。以安于貧困為恥,以勤勞致富為榮。廣大農村黨員干部更要起到帶頭作用,率先立志擺脫貧困,充滿奔向富裕的信心,與貧困群眾攜手奔向小康。
擺脫貧困還需要智慧,治窮先治愚。要幫助貧困群眾著力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送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滿足一時之需;讓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才是脫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幫扶干部和第一書記要根據實際需求為貧困群眾量體裁衣,群眾缺什么就給他們補什么,把最新的科技知識、把最實用的生產技術、把最切合實際的致富思路和最新的市場信息送到貧困戶手中,幫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換來長久的富足。“扶智”更要從長遠著手,緊抓“教育扶貧”這個根本方向,既扶“今天”,更扶“明天”,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普遍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遠離貧困,讓小康社會貨真價實,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近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員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編輯的《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一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國發行。全書記錄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實施歷程,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黨員干部,扶貧攻堅成為當下主旋律,是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莊嚴承諾,通過閱讀,我激情澎湃,分享兩點感悟。
打贏脫貧攻堅戰,作風建設不能少。作風建設將有力約束黨員干部的不盡心、不盡責、不作為,特別針對紙上脫貧等形式主義和貪污/腐敗,要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嚴肅處理,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同時,對積極投身一線脫貧工作的黨員干部采取激勵政策,讓工作有干勁、有盼頭、有甜頭,讓脫貧工作更加充滿正能量。
打贏脫貧攻堅戰,群眾需求不能忘。脫貧的主體是困難群眾,只有真正了解困難群眾的所需所求,才能更有效地將脫貧工作落到實處。幫助群眾了解扶貧政策,積極走訪摸清底數,利用各類資源,有針對性的將困難情況細化歸類,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脫貧攻堅戰的號角早已吹響,黨員干部們應以黨的“兩個一百年”為奮斗目標,積極落實脫貧政策,鼓足干勁加油干,力爭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扶貧工作完美收官。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近四十年的努力,我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七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習近平同志深刻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開發“六個堅持”的寶貴經驗,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摘編》第二至七部分收入了習近平同志的相關論述。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必須堅持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習近平同志強調: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這是我們的最大政治優勢。要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強化縣級黨委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的關鍵作用。中央要抓好統籌,做好政策制定、項目規劃、資金籌備、考核評價、總體運籌等工作。省級要負起總責,做好目標確定、項目下達、資金投放、組織動員、檢查指導等工作。市(地)縣要抓好落實,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各級黨政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必須增強政治擔當和責任擔當,立下軍令狀,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親力親為抓。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愿意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干部、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到貧困村工作,落實好向貧困地區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舉措,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打攻堅戰的關鍵是人,打贏脫貧攻堅戰,各級干部特別是基層一線干部十分重要。要充實一線扶貧工作隊伍,在實戰中培養鍛煉干部。要保護好干部積極性,對以各種方式到西部地區工作的干部,對駐村幫扶干部、第一書記、農村基層干部包括大學生村官,要多關心他們,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彈炸跳蚤,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以決戰貧困圓夢小康為話題的征文范文2020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