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打乒乓球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們宿舍一共有四個人選了乒乓球,而最終只有我一個人選上了,特別讓他們所羨慕。相比之下,我有個同學就顯得比較悲劇了,他把乒乓球排在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可最后還是沒有選上,而他本人高中打了三年的乒乓球,的確是個高手,而我的水平相當一般了,但卻誤打誤撞地選上了乒乓球。值得一提的是,我高中也學了三年的乒乓球,但卻一直保持著“大內低手”的地位,高中體育課因為高考到后來減少了很多,加上老師指導的也不是很多,更主要的是我沒有好好提升自己,有時直接不去上課在教室里作為高考而備戰的試卷,這就壟斷了“倒一”的地位。
說也奇怪,我們這學期乒乓球分組,兩人配合,我當時看見球臺邊老有三個人在一起打球,我就主動加入了他們,沒想到他們幾個全是大三的,水平那個就不要說了,剛開始第一節課時打著玩,我被“虐”得很慘,慘不忍睹。11-1,11-2都是很正常的比分,相當傷自尊,我那隊友叫鄭斌,水平相當高,人也相當好,因為第二節課就開始了“推打”練習,而他也很耐心教我如何拿球拍,用什么樣的姿勢接球。因為剛開始我只會豎著拿球拍削球,其他動作基本都不會,稍微快點球就接不住。所以也就選了乒乓球初級,但他很耐心地把你所教的動作一遍又一遍地演示該我看,耐心地跟我練習著推打。
相比高中而言,雖然每周乒乓球只有一節課少了點,但我真的學會了很多。正如你所說的一樣,一定要把基礎打牢,這樣才可以逐步穩健地提高水平,你一步一步地教我們練習基本動作,在你看來,判斷來球是乒乓球首要的一個環節,它是確定移動步法和擊球技術的根據。重在判斷來球的路線和旋轉方向。同時站姿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前后腳的位置,拍子的高度和角度,右肩膀略低,低頭收腹,身體成弧形。在平時的推打練習中,我發現那三個隊友的`水平都挺好,他們的基礎也都相當扎實,而我的唯一技能是只會一個方向的削球,但是你每節課所布置的任務,我總會耐心地完成,你講得任何一個動作,我都會盡力去模仿,因為我們最后的考試就是50個來回的推打,關鍵重在配合,而這是兩個人平常慢慢一起磨合逐漸練出來的,所以只要我們認真完成你每節課所布置的任務,最終的考試也不應該是個難事。
令我有點自豪的是,我們是第一組完成考試的。第一組,雖然當時心里有那么點小緊張,但最終還是圓滿的通過了,相當不錯,很開心,真的。在接下的比賽里,雖然是2-4的結果,是我輸了4局,但我覺得還行吧,畢竟我的水平就那個樣,至少我還贏了兩個同學,也許有一點偶然性,但我的確進步了不少,這是肯定的。
整體來說這學期的學習,可謂受益匪淺,我們這學期的學習,重在練習,我的水平也增進不少。對于乒乓球的基本技術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認識。我覺得乒乓球雖然不像籃球那樣耗費大量的體力,但同樣需要平和的心態。另外,無論訓練過程還是比賽都要一心一意打球,不要畏首畏尾,要勇于嘗試新的打法,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有人說,如果沒有上百萬次的出球機會,就很難成為一位佼佼者,即使有上述的觸球機會,沒有一位優秀的教練指導,也很難成為座上客。
大家都知道,打乒乓球是一項安全且運動量適中的技能運動,青少年通過長期參加乒乓球技能培訓,鍛煉了身體,緩解了壓力,提高了注意力,培養了毅力,也掌握了一項專項技能。
我認為,現在的青少年在升學壓力和父母管教下,身心一直處于高度緊張。如果長期得不到釋放發泄,身體就會生病,心靈就會受傷。能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放養”一個半小時的地方?我在努力做,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同。我會在這一個半小時內讓孩子輕松愉快的掌握乒乓球的基礎動作,雖然一個月的培訓很短暫,孩子學到的乒乓球技術也比較有限,但是我相信,孩子得到的可能會更多。
當好孩子乒乓球啟蒙教練確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一個半小時不停的發球,示范動作,糾正錯誤。教練認真的態度,最容易讓孩子產生認真做下去的.共鳴。每個孩子的領悟能力(悟性)不一樣,你說的這句話,對這個孩子有用,他能領悟,可能另外一個孩子聽起來就是天書。怎么讓孩子全部都能接受,是最考驗教練表達能力和耐心程度了。我發現,沒有一個孩子是笨蛋,如果他學不會你教他的東西,只能證明你是個笨蛋教練,同樣,可以推廣到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老師總是埋怨這個孩子笨,學不會他教的東西,可是我要說,你想過沒有讓他學會才能證明你的能力。你想過沒有用其他方法來表達,多試探用其他表述方法,看看他對你的哪個表述能夠理解。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可能。你放棄的那個孩子可能就是下一個牛頓、劉國梁,天才總是那些比較特殊的小孩。劉國梁,我一開始看他打球,總覺得他肩膀、脖子有問題。可是后來證明了他是乒乓球的天才。還有馬拉多納,身材很矮,但是成為了天才足球運動員。舉個例子,我的外甥女(豆豆)跟我打球的第6天,我發現,她的動作還不如剛開始打球的時候。可能是我對她期望比較大吧,我不停的說擊球原理,示范正規動作,想讓她盡快學會。可是你越著急,她越是不會。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我想到她可能根本就不理解你說的那些動作要領,于是,我用數學的圓弧來解釋動作,她突然就理解了,動作一下就學會了,奇跡發生就是那一分鐘的教學方法的改變。還有,家長需要給您的孩子準備一個特大水杯和一條純棉毛巾。
打好乒乓球,簡單嗎?肯定不簡單,練好乒乓球,簡單嗎?回答肯定也是否定的。
特別是對于我們業余球友來說,打好乒乓球、練好乒乓球根本就不是一個“難”字所能表述的,打好乒乓球、練好乒乓球簡直就是世界上最難的運動!
不是嗎?我們業余球友只是出于愛好,出于鍛練身體才打乒乓球,與他們專業運動員相比,我們業余球友有工作、有家庭、有應酬,打乒乓球只是閑暇無事,擠時間才能打上一會,練上幾回,與專業運動員吃完飯睡好覺,沒有其他的事就是打乒乓球、練乒乓球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何況他們專業運動員在習練乒乓球的時候,有教練指導,有陪練作陪,哪怕是出現一丁點問題,都會有人給你指出來,都會給你及時糾正的辦法,所以說,我們業余球友打好乒乓球,練好乒乓球,打到練到如同專業運動員一樣的水平和能力,真的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這樣,你還說練好乒乓球就這么簡單,這不是自欺欺人嗎?你上篇貼子還說實實在在的漲球實用方法是多練,這不是矛盾嗎?
其實呢,打好乒乓球與練好乒乓球還是有區別的,打好的前提是練好,練好乒乓球還真的沒有那么復雜,還真的就這么簡單。
當然了,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并不是每一個人所能想到和做到的,要不怎么會有“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那是貢獻,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那是笨蛋”這樣的俗語呢?
對于我們業余球友來說,練球并非要去俱樂部,練球并非要有球臺,也并非要有球友陪你練,只要是你想練,只要是你有空,你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球。
比方我,辦公室辦公桌里有球拍,家里有球拍,就在我寫貼子的電腦旁就有球拍,車上有球拍,俱樂部里有訓練拍。在辦公室里只要是沒有人,我就拿出球拍揮幾下,就在我寫貼的空隙,累了或者想些東東,我就隨手拿起球拍比劃幾下。
看電視可以邊看邊揮舞,看乒乓球比賽時,可以邊看邊比劃,坐著可以練手法,空間大了可以練手法和身法,條件許可,手法、身法和步法可以一起練,車子上有球拍,遇到有球臺的地方可以隨時拿出來打、可以練,沒有條件你出發住著賓館一樣可以拿著球拍練。即便是沒有球拍,都沒有關系,徒手一樣可以練。
當然這樣練必須要有針對性,如果你正在學臺內擰拉下旋球,你這一個階段徒手或者拿著球拍練的主要內容就應該是臺內擰拉,如果你正在習練拉下旋球,你這一個時期就要多練拉下旋球的'手法、身法和步法。
當然這樣練要想有好效果,還需要十分注意是你在練的時候,心中要有球,你要想像著在擰拉、你在正反手拉各種類型不同落點的下旋球。如此這般,雖然練球的效果肯定沒有專業的那種有場地、有設備、有條件的效果好,但是這樣練總比不練要好了很多,積少成多,你一天下來,無論練習哪項技術,訓練量都可以過幾千,甚至過萬。
在這兩周里,我們確定了乒乓球為我們班的班球,所以在體育課上,我們舉行了乒乓球比賽。
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里沒有運動,當我再次拿起乒乓拍時感覺有些許生疏。于是每天放學后,我都會和梁悅靈等同學去打乒乓球,在炎熱的天氣下,我們汗流浹背,揮灑著自己的汗水……乒乓球,在很多人眼里這是一項很難的運動,可當你去嘗試后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打乒乓球這項運動,作為國人的驕傲,我認為大家或多或少,無論好壞都需要會一點點。每當在電視上看見張繼科打乒乓比賽時,我便無比激動。為國爭光應該是我們都想做的事,雖然我技術一般,但我每天都會堅持去打,熟能生巧,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那每天都會進步一點點,當你回頭時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進步了那么多……
乒乓球其實真沒大家想象的那么難打。這次比賽有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打,甚至球拍都不會拿,但通過一次次嘗試,慢慢學會了發球接球。運動是生命的`源泉,只要每個同學有那么一份心去學習,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學會打乒乓球的!
乒乓球作為我們的國球,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當然,我也不例外。從初中接觸到乒乓球這項運動開始,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但由于升學原因,高中時期幾乎沒碰過乒乓球,所以,到了大學,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學習乒乓球,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如愿。終于,在大三下學期,我如愿以償地選擇了乒乓球作為體育課來為我大學的體育課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剛開學幾周,老師主要講了乒乓球的發展史及球怕的構造和握拍的方法,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由直板改為了橫板,這樣更利于我自身的攻球,更加符合我打球的方式,同時,也改變了我多年的打球習慣。剛開始時十分的不適應,甚至連發球都發不好,但經過一節課的練習,我慢慢適應了這種打法,感覺也比以前有了一些進步。
后來,老師教授了發球和推擋,主要是拋起發球和接發旋轉球。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多,我對這兩項也由生疏到逐漸掌握,慢慢地能在與搭檔打球時堅持十幾以至幾十個回合。在打球時也能不刻意去想動作要領而能信手拈來,更增加了學習乒乓球的興趣和能學好乒乓球的信心。
再后來,老師教了我們乒乓球的重點和難點:攻球。在老師多次給我們講解并示范動作要領后,我們自由分組練習。這是,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攻球不是撞網及時越界,更讓我郁悶的是,經常會把球打向空中,我也十分不解。老師在發現我這種情況后,手把手教我攻球的動作要領,并與我組隊,親自帶我練習攻球。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很快地掌握了攻球的動作要領,攻球也能正常上臺了,也找到了把球打向空中的原因:引拍時太靠后,導致擊球點落在乒乓球拍的上邊緣,自然,球就會飛向空中。在調整好自己的擊球姿勢與速度后,攻球也變得容易了許多。
最后,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舉行了乒乓球比賽,遺憾的`是,我止步于十六強。但這場比賽卻讓我收獲頗多,讓我對自己的技術水平有了一個大概的定位,在比賽中也學到了不少其他同學的打球技巧,同時也增加了與其他同學的友誼,可謂一舉多得。
通過將近一學期的學習,我的乒乓球技術有了一個明顯的提高,打球的姿勢也更加的標準了,平時沒課了也會和同學一起去打乒乓球,提高球技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身體,在宿舍時也會關注部分乒乓球教學視頻以及比賽。前不久的巴黎乒乓球世錦賽我也看了不少的直播,中國隊雖然未能拿到混雙冠軍,但這或許也是像網上說的“戰略性輸球”那樣,我們不能一家獨大,長此以往,對乒乓球的發展也是不利的。觀看這些大賽,也讓我獲益匪淺。通過這門體育課,我系統地學到了一些乒乓球的知識和技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會運用這些知識和技巧來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水平,讓乒乓球這項運動能真正的為我帶來快樂。以小球培養興趣,已運動強身健體,我想,這也是乒乓球這門體育課的意義所在吧。
剛邁入大一,體育選課時候,一眼就看中了乒乓球。作為最熱門的運動項目之一,也是我國的國球。經常刷到我國乒乓球員的比賽視頻,實力上的碾壓讓我震驚不已。一直對它很感興趣,小學到高中都沒有時間接觸,到了大學,正好抓住這次機會,正式來學學乒乓球。
乒乓球比想象中的更難,小小的乒乓球在球桌和兩拍子之間有著復雜卻又優美的運動軌跡。初學時對球完全無法把握掌控,完全不知道會從何處擊來,又如何擊打回去。沒有基礎自然困難,在老師的教導之下,從最基本的動作開始,理論和實踐確實有著極大的距離需要我們去彌補。乒乓球的學習首先得時刻記得提醒自己有哪些注意點,因為它太容易不過腦的習慣性打出,這往往是錯誤的`,得在大腦有意識之下的練習,形成自己的正確的肌肉記憶。開始的時候總是打不出幾個球,和搭檔也并不默契,所以總是打一兩個就斷了,挫敗感十足。然而萬事開頭難,堅持努力總會有收獲。在不斷的磨合和練習之下,我們也逐漸有所掌握,也能來個幾回合。老師也很耐心的一個一個動作詳細講解,并且鼓勵我們初學確實會有很多不盡人意。老師耐心的不斷示范,我們也不斷的糾正和進步,幾節課下來也有了極大的進步,接球也越發如魚得水,然而我知道這其實才剛剛入門剛剛開始,仍然只是九牛一毛。不過,乒乓球課學到的我相信不單單是乒乓球技巧這么簡單,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堅持不懈的重要性,學到了互相配合,學到了學習得一步步踏踏實實,切不可眼高手低。
總之,乒乓球課,學到了挺多。課上的很不錯,對我而言沒有什么不足,所以暫時沒有建議。
乒乓球是我最喜歡的一項運動。它可以讓我鍛煉身體,又能使頭腦靈活,還能讓身體變得更敏捷。除了這些,我還收獲不少呢!
我開始學打球時是小學四年級。爸爸在暑期里教我們學打乒乓球。看到姐姐和妹妹都十分熱愛打乒乓球,我也躍躍欲試。可不知為什么,無論我怎么認真也打不好,總是輸,連妹妹發過來的球我都接不著。爸爸媽媽便開始教導我,可一個月過去了,我一點進展都沒有,自然對自己的信心也大大減少了。再想想打乒乓球不就是把一顆球彈來彈去嗎?沒什么意思,干脆不學了。
今年寒假,幾年沒碰乒乓球的我又拿起了乒乓拍和姐姐妹妹對峙,和爸爸較量。我原以為我一個球都接不到,或許是運氣,我竟然贏了爸爸一個球。爸爸說我發了一個好球。我對“好”字可是非常敏感的,這不,心里樂開了花,連忙讓爸爸多和我打幾球。這樣打了半小時后,我突然發現打球不單是把一顆球彈來彈去,也悟出了其中的一些技巧,現分享如下。
用“沖擊波式”發球,能夠迅速地使球落到對方的.桌上,而對方不容易接到。當對方把球打過來時,你可以打一個旋轉球讓對方打偏。如果對方發了一個高球,你可以扣球,讓對方措手不及。你也可以把球發到左桌角,再打到對方的右桌角,這樣對方往往都因來不及左右跑而接不到球。爸爸告訴我要手到眼到,腿要跟著乒乓球的方向一起移動,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賽中。這個寒假里我的水平不斷提高,已經完全超過妹妹了,與姐姐也不相上下。相信總有一天我能打遍全校無敵手!
通過打乒乓球,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每件事都要堅持,并掌握技巧,才能成功。加油吧!
我不記得自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打乒乓球的,之前打得怎么樣也沒什印象了。但我慶幸,我會打乒乓球。
說實在的,我喜歡打排球,但因為疫情,我待在家里,沒有場地供我打排球;我爸爸喜歡打羽毛球,但因為同樣的原因,羽毛球也打不了了。在我們冥思苦想之際,我們從一個箱子里翻出兩個球拍和一袋乒乓球,眼前一亮:要不就打乒乓球吧!于是,每天晚上,我和爸爸都會把家里的茶幾清空,拿出平時澆花的瓶子,擺在茶幾中央,當作是球網。我們拿出球和球拍,就開打了。
邊打,爸爸還給我講他以前與乒乓球的故事。以前,他在上高中的時候,作業寫累了,沒時間下樓,就拿出乒乓球拍,自己打幾個球。既放松眼睛,又能放松大腦。一開始,我只會正手和最基本的反手。爸爸還教我打抖手腕、擦邊球、高球球場上,兩人就“真刀真槍”地打了起來。看吶,我盯準飛來的那個球,拿住拍子,一抖手腕,再一加力,乒乓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彈到了爸爸那邊。爸爸又一個高球打在了我的邊界上。我好不容易一個反手把球接起來,結果,球不偏不倚地打在了中間的澆花瓶上(我們的球網),我們倆都笑了。在這個“戰場”上,既有贏分的'興奮,也有輸分的失落。每一個球,都是對方戰略里重要的一步。除此之外,我們還打“乒乓球挑戰不可能”。意思是說,我們不記分,不打快球。而是記最多能打多少回合。在我的印象中,我們最多能打168回合。請注意是回合!因為持續的練習,我的球技進步迅速。而且,我的姥姥、姥爺、媽媽都會打乒乓球。于是,每天晚上,家庭兵乓球大賽如期而至,每個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要是沒有乒乓球,我這幾個晚上還真不知道怎么過呢!
對我和我們全家來說,乒乓球已經不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習慣。它既鍛煉了我們的身體,又增強了家人之間的感情。一舉兩得,何而不為呢?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有著“國球”美譽之稱的乒乓球是一項老少皆宜的竟技性體育運動。乒乓球運動其特點是:球小、速度快、旋轉強、變化多樣,是一項技巧性運動。對技術動作、控球感覺的要求非常細膩,不同于技能型、對抗性項目,技術動作較為復雜而且動作與技術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乒乓球技術動作定型所需時間較長,且運動訓練周期較長。該運動項目對運動者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節奏感、反應能力要求較高。針對這一特點并回眸自己十幾年從事乒乓球訓練的經歷,從蹣跚起步到逐漸成熟,歷經磨練,感受頗深。
1、習慣養成教育
要想做好事首先得做好人,養成認真、勤奮、團結、互助的好習慣。讓學生做到:每一個動作都要求一絲不茍,求準、求穩,提倡老帶新,大帶小。好習慣從小養成,特別對那些風休、雨休訓練堅持不好的學生首先協調家長做到持之以恒,風雨無阻地接送,鼓勵他們不怕困難,堅持不懈,保持訓練熱情以達到極佳的訓練效果。
2、游戲融于訓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乒乓球訓練起步很乏味,把游戲融于教學之中,不但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激發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同時還鍛煉了身體素質。例如:學生訓練多球后,加入運球比賽游戲、蛙跳比賽或單腿跳、側滑步跑等游戲,這樣使教學變乏味為趣味,也激發了求知欲望。把游戲融于教學之中,既緩解了運動疲勞,也避免了造成肌肉損傷。
3、師生共同活動
教學是雙邊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活動過程。在訓練中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這樣的訓練方法毫無生機,學生會逐漸失去訓練的興趣,如果教師和學生一起活動,效果會非常理想。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快樂學習的橋梁。傳統的.教育理論認為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教師神情嚴肅,不容質疑,教學中學生言聽計從,根本就談不上快樂。現代課堂是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融洽,在教學中我經常和學生一起打接發球,在練的過程中能隨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做到對癥下藥。每周一次較量賽,有時故意失誤讓讓學生,讓他/她的分數比較接近,總抱有幻想,學生每天都會不自覺地在琢磨,既增加了競爭意識,也提高了球技,還激發了練球的興趣。
4、懷揣夢想,向偶像看齊
開展偶向伴我成長活動。當在賽場上心浮氣躁時,先想想偶像的沉著冷靜;當萎靡不振時,多想想偶像的拼搏進取精神;當想要放棄時,多想想偶像的頑強執著的韌勁,心中一直以偶像為榜樣,吸取他們身上的能量,使每個運動員的技能技巧漸露鋒芒。
轉眼間,大二第二學期馬上就要結束了,匆匆忙忙的走過了這一學期,我的大學體育課-----乒乓球也即將結束。驀然回首,十幾周的乒乓球學習生活給了我太多太多,除了乒乓球技能的了解掌握帶給我的更多的是快樂與留戀!
在選修了乒乓球的第一節課上,老師首先給我們講解了乒乓球的歷史,讓我們了解了乒乓球的起源及其發展。并詳細告訴我們發球位置,發球方法等正手發球的技巧。剛開始學習乒乓球的`時候因為先前沒有接觸過,感覺很難,后來經過老師幾節課耐心的講解,正手發球基本沒有問題。接下來,老師就教我們練習推擋,起初自己的身體僵硬就像是一塊石頭,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情況已經好多了,但推擋得過程中,我們很難控制球,于是老師就教我們對墻打,剛開始最多兩三個,后來經過老師的指導和練習,漸漸的能打到三十幾個,對乒乓球慢慢有了感覺。學完推檔后,我們學習的另一個重要的技術就是攻球。攻球才是乒乓球的開始。老師教我們攻球時非常認真,做了很多示范。每次上課之前,老師都把我們在練習時出現的錯誤進行總結糾正。攻球要求其實很高,首先就是站位。要側身,同時動作要大方,分兩部完成。第一部收手,第二步攻球。這個簡單的動作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尤其是做好就不那么簡單了。做練習的時候很容易就出現了許多問題。首先是站位,老師要求側身,可是剛開始還可以,打一會就和案子平行了,這個站位不好就對攻球的發揮有很大影響。練好站位后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在我和同學打球的時候,老師走過來對我說:你打的動作幅度太小。然后老師就給我做示范,并且手把手教我,老師的動作很清楚,手的力度也比較大,球的方向和角度都比較正確。看到老師學我打的樣子,我才明白自己的錯誤。我用老師的方法連續練習,雖然開始和老師動作差距比較大,但在我不斷練習和老師同學的指導下動作已經基本規范,而且我發現動作和握拍規范后,打球很輕松,我突然有一種體會,就是不論什么事情都要每一步都做規范,這樣才能有真的進步。我漸漸喜歡上乒乓球了。上幾周我們班進行了班級內的乒乓球比賽,真是高手如云啊,那些技術高超的同學真是讓我欽佩不已,看著人家瀟灑的動作,進一步激發了我對乒乓球的喜愛。
一學期的乒乓球課要結束了,我收獲真的很多。首先,學到了乒乓球的基本知識,掌握了一些打法,乒乓球的技術含量比較大,我相信只要多加練習,熟能生巧,以后乒乓球技巧會進步很大的。其次,認識到很多東西要勇敢去嘗試,不要認為自己能力不行就放棄,只要從基本的開始,不好高騖遠,每一步都要認真掌握,對于比較難的動作要嘗試去學習,很可能就掌握了。最后,尤其感謝老師的悉心指導,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乒乓球技能知識,還讓我明白了生活做人的道理。
從國手曹燕華正手攻球的示范視頻可以看出,標準的正手攻球技術動作應為: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或稍寬于肩,兩膝微屈,含胸收腹身體微向前傾,手肘與腰側夾角約20~30度。引拍時, 以腰帶手往右轉, 此時手肘跟著肩膀 往右移, 重心也跟著右移. 引拍時的手臂夾角跟準備姿勢的變化不大。迎前時, 小臂夾角維持不變, 以腰帶手迎向擊球點,手臂夾角基本上變化不大,手肘隨肩轉動畫弧.轉腰同時重心也往左腳移動。擊球后,小臂順著擊球方向往左前方擊打,順勢收小臂.收臂過程,腰仍然繼續旋轉,直到人正對球臺.因為腳是斜站, 而觸球時,腰只是轉正讓人面對擊球點,但在小臂收縮的過程,還要多往左轉約15~30度,臉才能正對著球臺或者面向擊球方向.所以手肘關節也會跟著繼續往左旋轉一些。正手攻球的基本要義,重心轉移就是講腿的動作。除了腿腰發力的配合,正手攻球也要借助重心轉移的.方式來控制擊球方向。
根據自己的視頻與此作對比,可見存在以下不足:
1.兩腿沒有與肩同寬,沒有含胸收腹身體微向前傾。
2.沒有利用腿腰發力的配合,沒有以腰帶手往右轉,重心沒有跟著右移.
3. 左手手臂自然垂直,沒有像示范視頻中那樣手臂收縮成夾角。
4. 引拍時的手臂夾角張開稍大。
5. 收拍時,小臂沒有收縮到右眉或者眉心。
6. 拍面前傾不夠。
體會:準備時身體不要太過僵直, 含胸收腹前傾, 兩腿微彎保持彈性。要學會借力擊球,以腰帶手。不僅要用手打球,還要用腳打球,發力之中,感覺有腿帶腰,由腰帶手的力量傳遞。擊球時腕部要固定,揮拍軌跡要與來球軌跡在一條直線上。轉腰帶手之余,讓身體還有往擊球方向前迎的力量。攻球時心理障礙的克服,不要產生緊張的心理,要聚精會神,做到擊球快準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