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由特定文化創造的文化文物。它們反映了這些文化,進而影響了它們。電影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是大眾娛樂的來源,也是一種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電影的視覺基礎賦予了它傳播的普遍力量。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觀看電影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片警寶音》是一部平淡無奇的影片,平淡得連一個像樣的高潮部分都沒有出現。然而,這部影片卻總讓人有一種想流淚的壓抑。
這種壓抑,或許來自于對戈壁和廣漠沙丘的一種敬畏,或許來自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堅守的苦嘆,又或許來自于艱苦的環境中那份執著與追求的感慨。
影片根據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潮格溫都爾鎮派出所副所長寶音德力格爾先進事跡創作。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牧民的兒子,他又是一個如果脫下那身藏青藍制服后走進人群中幾乎無法找出的毫不起眼的蒙古漢子,一個生活和工作在最基層卻又讓無數內地基層民警無法想象艱難困苦的片兒警。
作為從警20多年來,默默守護著居住在轄區1672平方公里內的900多戶居民。一部摩托車,一片沙土揚。只身沙中行,只為那份不變的初心。影片以這種平鋪直敘的最直白的手法,敘述了一個基層民警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工作,影片中他的生活與工作也早已交融在一起,而他穿梭于草原、戈壁的那一身藏青藍,也正是對公安事業忠誠擔當百萬基層民警最真實的體現。
和大多數內地同行不一樣,牧民們的牛羊馬駱駝,是他生活的主軸,和大多數同行一樣,外來人口登記、牧民糾紛調解成為他工作的重心,當然還有勸訪、案件線索收集、大要案件的查辦以及抓捕嫌犯,他的生活看起來機械而又艱辛,他的工作看上去細微又瑣碎,然而,就在這無數的平淡無奇的背后,他卻肩負著維護邊疆穩定的重任。形單影只的他,內心刻就的是忠誠履行的警察誓言,他剛毅堅韌的外表下,寫滿了追求人民警察價值的崇高品質。
廣袤的草原、戈壁、沙漠,人煙稀少,但他的轄區內每一個牧民都拿他當成最可信任的人,甚至連牧民家的狗都對他熱情有加。在他的工作中沒有太多的上級指令,考核細則,會議通知,甚至因為接待經費太緊張,他看到采訪的鏡頭都極力回避。正是因為土生土長,他對1600多平方公里的轄區地貌、人文了如指掌,一起看似復雜的糾紛,他一個動作,一句話,就能讓雙方滿意而歸。也正是因為他的人格的魅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兇殺案件幾乎憑他一己之力得以成功破獲。
他有自己的價值追求,影片中描述了他希望能有經費撥下來,為牧民們再多打一口井,令人唏噓不已。他也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當他接受表彰的時候那句質樸的發言:像我這樣的警察,我們這里還有很多,比我辛苦比我困難也很多,我希望大家多關心幫助那些默默無聞工作在一線的同志們!他的發言其實也是這部影片的主題,他自己就是全國公安系統無數默默無聞戰斗在一線的基層民警的代表和縮影。
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影片宣傳推薦的電影,這部《片警寶音》歷經四年的拍攝,順利通過了國家電影局和公安部的審核,于2018年8月1日獲得國家電影局公映許可證。這部成功塑造了不畏艱辛、堅守職責、“平凡得讓人落淚”的戈壁警察形象的警察題材的電影,將在12月19日全國上映。期待更多的感動,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精彩回味。
電影講述了苗老師(學生送外號苗霸天)與三班孩子從高一到高三,三年間普通、平凡的故事。學生高一剛接觸苗老師時對他是怕,后來受不了他的專制管理,開啟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師生大戰,大戰以苗老師的自行車為線索展開,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學生漸漸理解了老師。知道他是當年的高考狀元,卻因時代原因與北大失之交臂。在自己語文老師的鼓勵下,他報考師范,成為一名語文老師,并被分配到縣城任教。這些經歷,也成了學生們努力的動力,三班的班長安靜就發誓非北大不考。但命運常常不如人愿,安靜為了幫因給學生補課被停職的苗老師說情,歸途中出車禍,沒法參加當年的高考,之后連續兩年去考,也沒考好。
如果用一兩個關鍵詞概括觀影人的表現,大概是笑和淚比較合適。整部影片充滿了喜劇色彩,苗老師的嚴厲、與學生間斗智斗勇,學生捉弄、報復老師等情節都是以詼諧、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現的。因此,觀影現場爆發出陣陣笑聲。笑聲結束,時不時又會傳來抽泣聲。是的,是影片中的師生情、同學情深深感動著我們。同時,雖嚴厲但心中有愛,為學生著想,正直優秀的苗老師受到不公正的處罰,也引人深思,他在學生畢業之際選擇離開叫人不解。
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得益于導演藝術上亦莊亦諧、莊諧并用的處理。這是一個相對嚴肅的主題,但是編劇、導演并沒有將其處理得特別高大上,也沒有弄得如《全城高考》般沉重,更沒有《青春派》那樣搞笑。
這部影片選材校園生活,關注師生關系,思考什么樣的老師是優秀老師。高三畢業之際,苗老師悄然離開,應該是當下對那個年代教師的一種反思。他究竟算不算是個優秀教師?算嗎,似乎不對,他將當年自己沒實現的夢想強加到學生頭上,逼著學生去實現。可這難道又錯了嗎?他愛學生,為班里長腦瘤的學生捐了一個月工資,到處找回混混隊伍中的男一號。他悲傷著學生的悲傷,快樂著學生的快樂,時時督促學生爭分奪秒的學習。這樣的老師難道不優秀嗎?可他沒有私心嗎?當然有,學生的好成績能給他好聲譽。但他不收補課費,免費給學生補課,又說明了什么?
這些只能說明,這部影片中的苗老師是立體的、多元的、復雜的。現實中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影片結尾,三十年后,白發蒼蒼、顫巍巍的苗老師拄著拐杖去看截肢的安靜,也許是發現了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那是不合理的。他當年的離開是反思,三十年后的看望是愧疚,是懺悔!
身為老師,影片中的許多鏡頭在我的育人歷程中也真實出現過,我與學生間也發生過“自行車”故事,我也有過如苗霸天般的強勢、專制,也憑借一己之力努力為貧困生拉資助,也與學生上演過聚聚散散的故事。這些,不是一兩個詞,就可以平面化概括的。
影片是首尾呼應的。以“每個人的人生都因相聚而幸福,當然也有離別的痛苦...”(大意如此,記不準了)開頭、結尾。
最讓我感動之處,是片尾將所有參演人員名字都打出了,包括沒有一句臺詞的演員。這應該是對每一個勞動者的尊重。
青格里河畔,阿爾泰山腳下,盛開著千萬支五彩繽紛的民族團結花朵,尤為鮮艷的是這朵“阿尼帕”之花。幾天前,電影《真愛》就向觀眾展現了這朵民族團結之花的芬芳。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電影講述了阿尼帕?阿力馬洪媽媽和已去世的丈夫阿比包共同撫育6個不同民族、19個需要關愛的孩子,共同擁有一個清貧卻充滿幸福快樂家庭的故事。電影所表達的真愛情懷和力量感動和影響了各族觀眾,更深深打動了我。阿尼帕媽媽在無比艱辛的生活中就演繹了這種超時空的愛,詮釋了這種真愛之中的至愛,沒有比這種愛更偉大、更無私、更純潔。這種愛就在我們身邊。
影院內,座無虛席。電影播放后,全場鴉雀無聲。同志們靜靜的欣賞著,感動著,哽咽著。在這個清貧的大家庭里,孩子們在一口大鍋里吃飯,在一個屋檐下一起成長,兄弟姐妹們互相關愛,生活異常艱辛清苦。就在這種吃了上頓愁下頓的家庭里,阿尼帕媽媽還不時的收留著那些被關愛的孩子們,從微妙細節上處處體現了對孩子們的關愛和愛護,在艱苦的生活上體貼和撫養著孩子們。當王彩霞無依無靠乃至生病后,她始終不離不棄,用真愛的曙光催生了孩子一頭靚麗的秀發。當阿尼帕的兒子阿斯曼為了保護一口大鍋,為了延續這份來之不易、共患難的民族真情而永遠倒下時,親愛的朋友們,你想到什么了呢?這就是善良的感知,這就是民族的血脈,這也是我們始終恪守的承諾。
幾度哽咽,幾度春秋,兒行千里母擔憂。一天一天過去,日子越來越好,孩子們長大了,各自懷揣夢想有了新的發展。阿尼帕和她的丈夫老了,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快樂和幸福老了。真愛無價,母愛偉大。天下間,只有母愛才是最偉大、最無私、最真摯、真感天動地的愛。2010年,阿尼帕媽媽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模范人物。在領獎的瞬間,蒼老的阿尼帕慢慢揮舞著民族團結之花,昭示著我們民族的花朵必將盛開在天山之巔。
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在我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征程上,不乏有庫爾班式的勞動模范,也不乏有阿尼帕媽媽式的人物,更不乏千千萬萬個為民族團結進步和社會穩定而默默奉獻的人們,他們的英勇事跡和人生軌跡也必將砥礪我們前行。一直以來,黨中央和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面對疆內外和周邊地區復雜的民族宗教形勢,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族黨員干部和群眾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始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
教育
活動,把民族團結宣傳
教育
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的思想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有力推進了社會經濟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
民族團結,從我做起,它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證。團結固則百業興,歷史和國外正在發生的現實告訴我們: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繁榮昌盛。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心靈的田野如果不被真理占領,就必然會雜草叢生。我們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群眾工作為統領,積極踐行群眾路線,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珍惜民族團結、人人維護民族團結的生動景象,讓民族團結一家親像陽光一樣照耀在各民族心中。
最近在集團公司文化宮觀看了電影《金牌班長》,該片根據全國煤炭系統先進典型白國周及其班組管理法的事跡創作改編,影片力圖藝術地表現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的精華部分與白國周秉承安全第一理念,用心做事、恒心堅持和愛心待人的高尚品格和工作作風。是我國首部聚焦當代煤礦班組長形象,多角度反映新時期礦工班組建設的主旋律影片。該片將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的精華部分藝術地滲透在一系列事件中,主人公源于白國周,又高于白國周,集眾多優秀煤礦班組長品格于一身。影片藝術地表現了白國周秉承安全第一理念和用心做事、恒心堅持、愛心待人的高尚品格和工作作風,人性化地體現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真實地展現了一個鮮活生動的煤礦井下班長形象,以情感人,和諧相處,使班組建設充滿和諧之風,從而達到了宣傳、弘揚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的目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白國周是礦上的一位班長,因為認真負責,被人稱為“金牌班長”。他作為一名班長,工作盡職盡責,不僅自己嚴格遵章守紀,還嚴格要求班組其他職工遵章守紀,為此,他不怕得罪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老工人郭言禮,并用事實和教訓讓郭言禮改變了用經驗干活的思想。他時刻秉承安全第一理念、用心做事、恒心堅持和愛心待人的高尚品格和工作作風,無愧為“金牌班長”這個稱號。然而,現實中我們的班組長們缺少的就是白國周這種用心做事、恒心堅持和愛心待人的高尚品格和工作作風。具體體現在對待安全工作的認識還不夠高,重生產輕安全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對待安全工作缺少一顆恒心,車間領導要求嚴了就緊一緊,否則就松一松,對待班組職工也缺乏愛心,動輒以訓斥或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待班組職工,使職工感受不到溫暖。
其實,真正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就是班組長,只有班組長的安全管理素質和水平提高了,都能達到白國周金牌班長的水平,那么企業的安全工作就有了根本的保證。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使我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工作中一定要按章操作,杜絕三違。當影片主人工白國周和員工郭言禮爭吵是按章操作重要還是工作經驗重要時,煤壁突然冒頂,將白班長壓在了地下。事后,大家看著班長被壓扁的安全帽時,個個都明白了,在平時工作中,只有按章操作才能保安全。然而有多少礦山家庭因為礦山安全事故失去了這種幸福的生活。9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不按規程措施操作施工和“三違”行為是釀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生產必須安全,為了能安全生產,我們要真正理解安全,理解只有按章操作才能安全,熟練掌握業務知識,提高崗位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意識,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把各種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防微杜漸,牢固樹立按章操作的工作理念,懂得安全操作就是為了幸福,為了父母的期盼、妻子的等待、生活的幸福,讓我們時刻緊繃安全弦,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筑牢安全“鋼鐵長城”,為企業的發展和幸福的生活,請按章操作。
我在觀看的過程中,漸漸地被影片中的主人公所吸引。心想:“怎么會有這樣的班長呢?我得把它看完,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時,不禁地長出一口氣……,沉思了許久,才從影片中回過神兒。
“白班長,您是好樣的”,不愧是金牌班長。您對待工作的熱情,值得我們學習;您對待工友,家人般的愛護值得我們尊敬;您對待事業,執著的精神,令我們欽佩;您提出的班組管理方法,值得我們借鑒;您那一種不服輸的勁兒,更是我們的驕傲。
我作為集團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基層班長,又為“他”做了什么呢?自己應該好好的反思,我要把白班長的事跡認真學習。學習他的思想,學習他的睿智……。當今,現代化管理理念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已經占有主導地位。如果不多學本領,充實頭腦,就會不勝任自己的崗位,將會被班組所淘汰,被企業所淘汰。白班長,用行動證明了人生價值的存在。
《金牌班長》這部影片感染了我,教育了我。我要結合本崗實際情況,找差距,補不足。讓我的工作在差距中前進,在不足中趕超。當好一名普通的班長,是我的工作。做好組內員工的安全工作更是我的職責。為了企業的安全,班組的安全,有信心做好本職工作。
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觀看電影《吳仁寶》,接受再教育,確實很有必要。
吳仁寶,一個中國農村的風云人物,在他擔任華西村黨支部書記40多年的生涯中,始終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率領華西人民戰天斗地,開拓創新,使華西村從貧窮落后走向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40多年的奮斗,他卻僅僅用了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來的概括:實事求是、吃苦耐勞。
現在,有的黨員干部,特別是有的領導干部,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不顧群眾的反映和當地的實際,不惜利用手中的權力,動不動就建形象工程、業績工程,這里搞匯報、那里談經驗,目的就一個要名要利。而吳仁寶他要來了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要來的是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農村。
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好好地向吳書記學習。學習他率先發展、科學發展的氣魄。華西村的工業發展,是從“捐糧食、買磨盤、背石塊、蓋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吳仁寶,他想的是如何節約生產力,搞農副業生產、搞多種經營。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勞動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廠。80年代,他想建學校、蓋醫院,讓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沒有這種超前的思維,沒有這種共產黨員模范帶頭的動力,沒有這種想干事的氣魄,是不可能達到今天的生產銷售總額要過500億元目標的。
學習他致富百姓、著眼未來的胸懷。當初的華西村,總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卻被土堆和小河溝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塊。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發黃,低田塘低田塘,一場大雨白茫茫”。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時間,開辟出800多畝的田地來。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干的,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有那么一個信念:總有那么一天,我們家家米缸都是滿滿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他常說:“當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著,老百姓才有盼頭”、“只要我們大家團結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難也難不住我們”。正是有了他這種致富百姓的想法和著眼未來的胸懷,全村的社員同志們都揮手高呼:“你們共產黨員在前面走,我們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學習吳仁寶,還應該學習他運籌帷幄、創新發展的膽略;學習他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風范;學習他嚴以律己,廉潔奉公的情操;學習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結合自身工作我也一定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誠懇做人,踏實做事,與員工一起始終戰斗在第一線,為黨的新聞宣傳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